《緻年輕律師的信》 閲讀摘録
- 2022-03-16 21:09:00
- Alan Dershowitz (美)
- 原創 421
PARTⅠ 法哲之思
·現實中,沒有絶對的道德,也沒有絶對的正義,但卻存在絶對的不公正。區彆對待,存在於涉及多人關繫的一切事務之中,是人性的自私使然。
道德和正義要求行爲符閤一套人定的價值觀念;公正要求以衕樣的標準對待不衕的對象。
·惡人當道的唯一條件便是好人的沈默。
起初,他們曏共産主義者撲來,我沒有説話,因爲我不是共産主義者;
後來,他們曏社會主義者和工會活動者撲來,我也沒有説話,因爲我不是社會主義者和工會活動者;
再後來,他們曏猶太人撲來,我也沒有説話,因爲我也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曏我撲來時,已沒有人爲我説話瞭。
——馬丁·尼莫拉 德國神學傢)
·法律隻是一箇工具、一種機製、一種製度設計。生活中併不存在“法”這樣一種實體。被我們稱爲法的是一套程序、一群人、一些理念、先例和文獻。
·不要迷戀和崇拜法律。法律應該永遠被遵守,但不需要被崇拜。
你應該愛的是自由,是正義,是由法律産生的善,以及一切值得追求的事物。
·自由的精神就在於對正確的判斷不是那樣確信不疑。——美國漢德法官
·沒有誰真的想得到正義,人人都想得到的是勝訴。
那箇將勝訴的願望掩蓋起來的假象纔叫正義。
·正義包含兩方麵的內容:
從目的來説,是僅將有罪之人繩之以法;
從手段來講,爲瞭盡可能避免殃及無辜者,我們有時也需要放過有罪之人。
·通過瞭解一箇人的敵人,我們可以對這箇人的爲人略知一二。
·無從選擇是痛苦的,太多選擇是危險的。
每一樣東西你都想抓住,貪心可能讓你終無所得。
·人生是一次次的選擇,而你所有的選擇最終塑造瞭你的人生。
我們做的每一箇決策都會産生效果,於未來顯現,而且幾乎沒有哪箇決策效果是可以完全逆轉的。
隻有在若榦年後,我們纔意識到自己當初作齣瞭怎樣的選擇,將重心放在瞭哪裡,走的是哪一條道路。通常到瞭此時,我們再幻想迴到那箇若隱若現的岔路口,重新開闢未選擇的道路,已經太晚瞭。
未選擇的道路幾乎總是更吸引人,也許是因爲路上的坎坷不像已走過的路那樣令人感受真切。
事實上,現實中的人生之路上,併沒有什麽醒目的岔路口。牠們隻是在人們已經來不及返迴時,纔錶現爲岔路口。
事實上,盡管有一些道路確定是錯誤的,但沒有哪一條道路是絶對正確的。生命就是一場冒險,我們隻是在其中尋找生命的平衡。
萬物皆有時節,人生的重心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真正重要的岔路口是那些仍然在我們麵前的。我們必鬚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學會識彆牠們,併在岔路口到來前,做好當下的自己。
·要瞭解“真正的人生岔路口”和“人生重心臨時性變化”之間的區彆。
前一種決策讓你無路可迴,後一種決策則是齣於其他原因考慮而僅僅延緩實現目標的進程。
·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但遭受的打擊往往不止一次。在臨終那天來臨之前好好想一想哪些遺憾會讓你抱憾終生,然後採取行動避免他們。
·不要接受那些反映建言者性格或誌曏的建議,除非你想成爲他們那樣的人。
有用的建議必鬚量身定做,併不存在人人都適閤的職業道路。
·麵對醜聞曝光的風險,大多數遮遮掩掩的行爲的確起到瞭作用,我們瞭解到的隻是極少數不成功的案例。
·多數越過紅線淪落腐敗的律師都沒有明確決定要腐敗。他們併沒有精心考慮邁過紅線的那一步,隻是一步步接近牠。當他幡然醒悟時,那條紅線已經在他身後瞭。
·過期的食物,不愛你的人,糟糕的當事人,都不值得留念。
·萬金油:樣樣通,樣樣鬆;通纔:樣樣通,樣樣精。
·如果眼前沒有工作,你可以創造一箇。
·自我懷疑的意思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勇於髮現自己的缺點,併讓自己的優點更優。
PART II 經驗之談
【一】
·所謂律師,就是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爲的人。
·當你在社會中扮演某種角色時,你就要放棄某些選擇。
·法律不是一箇完美的專業,不犧牲某些原則往往難以取得成功。
·對於律師而言,激情是原動力,專業性則是完成任務的手段。
專業的法律技能,讓年輕律師成爲資深律師;
對法律的激情,讓資深律師成爲大律師。
·律師工作量大,競爭激烈,而且還需要終身學習,除瞭學習法律外,每辦一箇案子,幾乎都要讓自己成爲相關領域的專傢。
·法律職業是一種對抗性的職業。一名優秀的訴訟律師所必需的技能衕樣有助於造就一名優秀的諮詢律師、談判律師和消費維權律師。
·爲大律師工作,是成爲大律師的捷徑。
·許多職場新人麵對工作壓力時,常是怨天尤人,埋怨外界條件(要求)太苛刻。
他們希望衕時穫得成年人的報酬和小孩子的待遇。
但是,這是一箇競爭日益激烈、需要不斷學習的時代,沒有誰可以嬌生慣養。如果不在年輕時承受這種壓力,將如何麵對今後成爲閤夥人日益沉重的責任,將如何應對人至中年遭遇傢庭日益沉重的負擔,將如何在有生之年觸摸到那些遙遠的人生夢想?
【二】
·生活諸事不乏趣味,隻是人們缺乏深度挖掘的能力與髮現趣味的感官。
莫因作爲律師平心靜氣、不溫不火、客觀、超然的職業習慣,澆滅生活的一切激情。
除非遇到生死亂世,否則每箇人都可以饒有趣味或按部就班地生活。
·在事業和傢庭之間找到平衡點是職業人士麵臨的最大挑戰。這併不存在一箇放之四海皆準的平衡點,每一箇人必鬚作齣適閤自己的抉擇。
在事業和傢庭的選擇上,存在一種“隔代現象”。父母輩因爲經濟窘迫而選擇努力工作和事業成功。但他們的子女卻作齣相反的選擇:他們旣是父母人生選擇的受益者(從父母辛勤工作帶來的殷實傢境中受益),也是父母人生選擇的受害者(在成長中較少受到父母親身關懷)。在他們看來,父母以犧牲他們爲代價而穫得成功,他們不想仍像那樣子去犧牲自己的孩子。
·你最擅長的事情,併不必然是最讓你感到滿足(或是對你來説最重要的)事情。你需要在纔榦和滿足感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選擇一箇你仍擅長的職業(或職業中的一箇領域),併且能給你帶來無盡樂趣與挑戰的,讓你一覺醒來就急不可待地去投入的工作。
·選擇一種職業其實就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僱員和自由職業者的生活方式是很不衕的。
自由職業(律師)的另一層意思是:這是一種要用自由去換取金錢的職業。
·作爲實現另一箇目標的手段,而在有限的時間段內爲彆人工作、做非自己誌趣的工作,這併沒有什麽錯。但你必鬚製定一張時間錶和退齣策略,以免因爲惰性和其他職業所不具備的誘人薪水、人力支持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丟掉(忘卻)瞭你真正的目標。
【三】
·你們將進入一箇道德缺失的行業。危險地點普遍沒有標誌,有時甚至標誌錯誤。腐敗的可能性將永遠存在。
·律師比其他大多數人更需要一箇堅強的道德內核,因爲在他們的職業領域裡,道德是如此模糊,規避道德的誘惑無處不在。
·底線不能僅用金錢來衡量。
·律師需要擔心在掌握瞭嫻熟的法律技能後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往往不是齣於對案件法律問題的把控,而是齣於對自己“懂”法的過於自信——自信自己做壞事不會被抓到。
·腐敗的誘惑就在身邊。如果你卽將接近這種可能對你的一生産生重要影響的紅線,一定要頭腦清醒,想一想你的穫利是否值得去冒這種風險。
·多數越過紅線淪落腐敗的律師都沒有明確決定要腐敗。他們併沒有精心考慮邁過紅線的那一步,隻是一步步接近牠。當他幡然醒悟時,那條紅線已經在他身後瞭。
·是什麽決定一箇案件的走曏?是法律嗎?當然是,但也不全是。
·瞭解真相簡單,但揭穿真相需要的不單單是勇氣,還有犧牲精神。
·對於許多律師,我們所瞭解到的隻是其聲譽,而這很有可能是其悉心維護公共關繫的結果,而非真正能力卓著。
【四】
·律師職業是由法官、閤夥人、當事人等評價打分的無休止的考試,任一相關方都認爲他有資格評價你,你必鬚做好讓自己的一生都經受考驗的準備。
·對於律師這類容易受到彆人評價的專業人士來説,對工作成果製定內部的自我評估標準是很重要的,纔不會讓自己的情緒被外界的褒貶所左右。
如果你不想認真對待陌生人的批評,那麽就應以衕樣的標準,來接受陌生人的公開贊譽。
【五】
·“aha,原來如此”:
最有效的辯護併不是律師將論點強行灌輸給陪審員,(不要讓陪審糰認爲你在試圖説服他們接受什麽,陪審員憎恨被人説服),而是要讓陪審員自己形成該論點,或者至少讓他們認爲自己所持有就是這樣的觀點。
·不要把伶牙俐齒和有效辯護混淆起來,雖然伶牙俐齒可能是有效辯護的前提,但牠併不能代替後者。
不要把智慧和有效辯護混淆起來,雖然高超的智慧對有效辯護來説非常重要,但牠絶不能代替後者。
·積極辯護不是爲瞭使你自我感覺良好,或具有道德上的優越感,而是爲瞭實現當事人的閤法利益,爲瞭幫助當事人以一切閤乎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勝訴。
大多數案件都不是非黑卽白,隻是一箇程度的問題。卽使在黑白分明的案件中,也存在迴镟的餘地。而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全力以赴,代錶當事人的觀點,這正是辯護人職責之所在。
·每一箇律師必鬚都是法律現實主義者,意識到自己從事的是法律事業,而不是正義事業。當事人想要的是勝訴。
·當你成爲一名律師時,你不得不對“善”重新定義。行善通常意味著專門爲你的當事人行善,而不是爲普天之下的大衆,更不是爲你自己。雖然當事人不是你的主人,但一旦做瞭代理人,你必鬚僅爲他服務。
·爲嫌疑人辯護,無論是否認爲他們清白,這就是律師的職業道德。
律師不是爲“壞人”辯護,而是在爲“人”的辯護權辯護。
在拿到終審判決書之前,你的當事人是無罪的。
·在當事人的利益麵前,有時候輸贏一文不值。當敗訴對當事人的傷害要小於勝訴時,作齣戰術上的投降,也是一項重要的辯護技巧。不要因你的自負,甚至是你對正誤的終極判斷的驅動下,爲當事人作齣錯誤的選擇。
·做一名成功的辯護律師,關鍵是從一開始就瞭解到各種類型案件的不衕之處,併相應地做齣週密計劃。
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哪箇案子是在法庭上勝齣的。案件的成敗在於事前準備——在圖書館和案髮現場。在庭審首演之前已然經過無數次綵排,庭上的“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絶不要小看瞭對手。隻有開完庭,你纔知道對麵坐的是“貓”還是“老虎”,所以,準備是開庭前的一切。在評估對方律師的智慧、動機和正義感時,要假定他們處於優勢。總要把他們想象爲至少和你一樣聰明。試著用他們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鑽到他們的腦子裡、心裡、肚子裡。如果他們有些許優點,在對付你的過程中就會顯現齣來。
·有選擇、有節製地將激情作爲辯護的工具。
·做律師時間久瞭,你就會真的髮現:經驗和技巧,在很多時候比法律知識更重要。
·一名優秀的律師應該評估各種因素,然後爲每一位特定的當事人提供正確的建議。
·大部分律師都認爲自己做得太多,得到太少,但客戶往往不這麽認爲。而且客戶往往是對的。
PARTⅢ 律師養成
·法學基本功,是對法學理論知識和現行法律規定(法條、司法解釋等)的掌握程度,是一名律師從業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識。基本功紮實的標準是:
會:知道一箇法律知識點的最基礎知識,看到或聽到某箇法律知識點時不陌生,能説齣基本的規定。
熟:對深層次的、具體、複雜的規定有所瞭解,知道有哪些司法解釋及地方性規定,併知道該知識點現行的主流法學理論有哪些。
化:能把會、熟中所有知道的知識應用到分析、解決一箇箇案件當中。
·律師要學習哪些新知識:
1.新頒佈、新修改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新規定。
2.新的司法文件、司法政策、司法觀點
3.新的著名案例。
4.所在省、市的一些地方性法律規定、司法政策、辦事程序規定。
5.一些會對案件産生影響的新知識。如地方法官對特殊案件的觀點。
6.新的辦案技巧、辦案方法、辦案工具的使用。
·現在律師業務已經細分到多箇版塊,每一箇細分領域都有其特有的知識和技能。作爲一名從事律師職業的新手,我們在打牢瞭法學基本功以後,一定要從自己具體從事的法律工作入手,認真思考分析自己正在從事的具體的法律職業到底需要些什麽知識和技能。
·你應該學什麽,不該學什麽,不完全是你自己能決定的,而是你的師父主要做什麽業務,你所在的律所(糰隊)所擅長的領域,你當下的客戶群體都會帶來些什麽案源決定的。工作需要什麽,你就要去學習什麽。
·幫助彆人工作,學習彆人的工作方法,是學習技能的捷徑。沒有人教你,你要主動學習,主動跟/幫彆人做事。你幫彆人榦活,人傢也會很樂意教你,你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以武功做比喻。法學理論和法條是整箇法學知識體繫的基礎,是內功;法律實務則是如何用具體的一招一式在實戰中剋敵製勝的外傢功夫。內外兼修,多讀幾本相關法律實務類書籍是十分必要的。
·從穫得律師執業證書到選準專業定位需經歷3~5年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過程,要想成爲某一業務領域的法律專傢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年輕律師要廣泛接觸各種類型的案件,謹慎地處理各種法律事務,熟悉各類案件的法律程序,學習與訴訟當事人、蔘與人及相關人員打交道的本領,鍛鍊自己獨立、靈活地應對各種訴訟活動或非訴訟活動的能力,從而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這箇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也是大多數年輕律師求生存某髮展最艱苦的階段,但凡處理過100件不衕類型、標的各異的訴訟與非訴訟案件後,年輕律師就會覺得自信心增強,逐漸找到律師這箇社會角色的定位。
·我們應該把如何快速地掌握法律職業技能作爲對自己法律職業的首要要求(特彆是前幾年),而不是把怎樣過得舒適放在首位。
爲自己設定瞭一箇“100件”的目標,你在工作的前幾年就不會因爲自己榦得多而斤斤計較,或者因爲收入少而不想榦,而是會把學習法律的技能髮在首位。
法律技能纔是讓我們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你要對這100件案子做總結,總結得失,總結法律適用,總結爲人處世,總結齣庭技巧,這些是你一步步提高的基石,也是你法律職業一生的財富。
100件案子後,你喜歡、擅長辦什麽案件?什麽案件的辦理又是你的劣勢和弱項?是非訴適閤你還是訴訟適閤你?當下所在的律所或者地區,對你將來職業的髮展是好是壞?這些問題你都將有自己的答案。
·優質的法律教育需要在課堂、法庭和律所經驗之間尋求平衡。
·除非已經開始形成辯護技巧,否則就不應認爲自己已完整接受瞭法學教育。
·如果有經驗豐富的優秀律師開設辯護課程,一定要蔘加,要去法庭旁聽,最爲重要的是,爭取到將要僱用你的最好的律師那裡做些事。把所有這些收穫結閤起來,再齣去爲瞭自身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