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的律師

2024-10-17 18:14:00
轉貼 404

在長期的工作環境影響下,每一種職業都或多或少會沾染上一些職業特質。律師常年跟人打交道,跟法律打交道,跟利益打交道,也齣類似職業病的癥狀。

來看看你身邊做瞭多年律師的朋友,是否已經有齣現以下這些精神癥狀。

 

一、謹慎、悲觀又妄想的律師

律師在整箇執業過程中必鬚保持謹慎的悲觀。非訴訟律師的職業要求其窮盡式地預知對手在未來 的加害情形,併由此設計有利於委託人的製度。他思維慣式地關註事物的陰暗麵,凡事做齣最壞設想 ——窮盡所有可能、追問細節、探究偶然、不斷反思。哪怕悲劇髮生的 概率隻有萬分之一,他也必鬚設計齣應對策略;如果未來悲劇髮生瞭,而其製度設計中又沒有預見,就是他的錯。因此,他常常陷入諸如委託人受欺詐瞭、閤衕無效、閤衕有陷阱、標的物被查封、行政機關禁止等各種不利情形的妄想之中。在自己預見的不利情形被自己預設的方案解決瞭以後,他仍然會嚇唬自己, “還會有什麽我沒想到的不利情形髮生嗎?” 於是,焦慮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律師長期在這種悲觀的妄想下生存,對冒險産生一種職業化的恐懼,變得越來越懦弱。因此,做久瞭律師,也就隻能做律師瞭,他們失去瞭冒險的能力。

 

二、強勢具攻擊性的律師

律師的另類名字叫 hired gun,是當事人僱傭的槍,要在智力上打倒對手。無論是法庭辯論,還是閤衕談判,律師都需要進攻型人格,從而摧譭對方的邏輯,讓對方語無倫次、思維紊亂、無法辯駁,最後在智力上投降,不得不改變立場,接受自己的主張。雖然,在職業上具備進攻型人格和強勢作風的律師,容易博得當事人的歡心,但在生活中,這種缺乏溫情、不懂得示弱、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戰鬥到底的人格特徵,卻難以與朋友建立親密關繫。因此,爲瞭過上正常的社會生活,律師需要自我調適,他們有時會顯得人格分裂,在法庭上極具進攻性,但一旦走齣法庭或談判現場,又變成隨和的君子模樣。

 

三、麻木、冷漠的律師

律師的麻木、冷漠源於兩方麵:

其一,日複一日對正義的辯解鈍化瞭對不正義的敏感。律師雖然有自己的見解(論證),但沒有自己的立場 ——僱主的立場就是自己的立場。把僱主的立場解釋爲正義,是律師無法選擇的職業要求,因此,律師説誰是正義的,取決於與誰建立瞭交易關繫。這就是老百姓常説的,誰給錢多就替誰説話。每天説着正義,説着説着就不知道正義到底是什麽瞭。

其二,在麵對不正義的職業體驗中,喪失瞭對不正義的疾惡如讎和對正義的慷慨激昂。律師已經把一切看透瞭,對邪惡勾當的憎惡和激憤、對黑暗勢力的勢不兩立和不共戴天、對弱者的衕情和憐憫、對製度正義的渴望和激情、對案件事實的投入和被打動,這些情感外露都是入道不久的小律師不成熟的錶現,老律師在成年纍月地麵對不正義的過程中,被磨鍊得無動於衷。就像,會計數錢沒有瞭快感、劊子手殺人沒有瞭畏懼、外科醫生開膛沒有瞭驚恐、廚師不會爲好菜流口水、風塵女子不容易被真情打動。當一切都變得司空見慣,情感也就麻木冷漠瞭。

 

四、槓精似的律師

職業要求律師保持批判的立場。律師和其他諮詢業者一樣,靠齣賣智慧掙錢,其智慧在否定旣有、批判異己的過程中展示。批判是律師的價值所在。經過長期的專業化訓練和實踐,他們眼裡隻有法律權利、義務和責任,其他的視而不見。他們習慣性地站在人群之外冷靜客觀地審視、解構、抽象每箇人。他們冷冷地打量着當事人,分析著他的生離死彆、痛苦和不倖,遠遠地、客觀地、冷靜地給齣法律意見。他們經常説 “不,你是不對的,不能這樣”。批判的態度或許是成功的職業態度,但在其他人眼裡,時時持否定態度的律師顯得有點槓精瞭。

 

由上觀之,長期身處一線的律師,受職業需要影響,性格多少都有些 “不正常”。但一般人很難接受這種長期的人格扭麴,我們似乎很難找到奮鬥在一線十年以上的老律師,他們要麽退齣瞭這箇行業,去從政、去企業、去教學,要麽轉型變成瞭資源調度型閤夥人,工作內容是開拓和維護客戶關繫、尋覓案源、調動資源和協調關繫。他們的專業能力退化,他們從事的是與法律相關的公關業務,通過僱傭其他律師,來代替他們處理專業法律問題。他們活躍在社會公衆視野中,在他們身上,我們往往能髮現另一箇極端人格:隨和體貼,與人爲善,充滿人文關懷。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