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窃罪辩护
详情
【 盗窃 罪】 《刑法》 第 二 百 六 十四条 规定 :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六十五条 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 按盗窃罪 定罪处罚。
盗窃罪保护的是公共与私人财产的所有权。 |
犯罪与否判断: 1.盗窃罪只能由故意构成。误认为是自己占有、所有的财物而取回的,不成立盗窃罪。例如,在停车场误将他人自行车当作自己的车辆开走,发现错误后及时归还。 2.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对某种财物未经物主同意,暂时挪用或借用,无非法占有的目的,用后准备归还的,不能构成盗窃罪。比如,为了紧急送病人去医院而暂时借用他人车辆,事后及时归还。 3.达到刑事立案数额标准。如果盗窃的财物数额较小,一般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不需要动用刑罚。 4.特殊类型盗窃: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特殊类型的盗窃行为,无论数额大小,均构成盗窃罪。 |
刑罚初步判断 : (一)盗窃公私财产数额: ( 1) 3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刑期在3个月-6个月起; ·每增加2000元,增加刑期1个月 ( 2)6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刑期在3年-4年起; ·每增加3000元,增加刑期1个月 ( 3) 3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刑期在10年-12年起; ·每增加4万元,增加刑期1个月-3个月 ( 4)盗窃国有馆藏一般文物、三级文物、二级以上文物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可使数额标准减半的一些情形: ·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 ·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 ·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 ·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 ·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 ·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罚金: ·单处罚金的,罚金为盗窃数额的1-2倍,且不低于2千元。 ·3年以下刑期,罚金2千-6万。 ·3年-5年刑期,罚金5千-10万。 ·5年-7年刑期,罚金1万-15万。 ·7年-10年刑期,罚金5万-20万。 ·10年-12年刑期,罚金5万-30万。 ·12年以上刑期,罚金10万-50万。 |
缓刑的适用: 【缓刑】对于刑期在三年以下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经司法判断人身危害性较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则可以暂不执行监禁刑罚,而采取社区矫正方式进行管控、考察。缓刑考验期满且合格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否则,恢复执行。 盗窃罪符合条件,一般可以适用缓刑: ( 1)因生活所迫、学习、治病急需而盗窃; ( 2)案发前主动将赃款赃物归还; ( 3)共同犯罪中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从犯; ( 4)积极退赔全部或大部分赃款赃物,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 ( 5)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6)被告人是在校学生,且系初犯、偶犯的。 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 不适用缓刑 : ( 1) 具有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情形之且犯罪数额达到较大以上; ( 2) 教唆、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盗窃; ( 3) 为吸毒、赌博等违法活动而咨窃,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 ( 4) 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 ( 5) 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一年内受过行政拘留; ( 6) 有能力但拒不退赃或者赔偿损失的。 |
如果您( /或您的亲朋)涉嫌盗窃刑事案件,应当尽早向律师咨询。在刑事案件中,律师可开展以下核心工作: 一、侦查阶段 1.会见与沟通 ·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咨询。 ·与家属沟通,告知案件进展及法律权利。 2.提供法律帮助 ·解释涉嫌罪名、法律后果及诉讼程序。 ·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权利(如沉默权、申诉权等)。 3.程序监督与权利救济 ·代理申诉、控告,针对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行为向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4.证据相关权利 ·收集或申请调取无罪、罪轻证据。 ·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申请重新鉴定(如伤情鉴定、精神病鉴定等)。 二、审查起诉阶段 1.查阅案卷材料 ·律师可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全面了解案件证据。 2.提出法律意见 ·向检察院提交书面意见,说明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问题。 ·申请不起诉或建议从轻、减轻处罚。 3.申请补充侦查 ·若发现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可申请检察院补充侦查。 三、审判阶段 1.庭前准备 ·查阅案卷,分析证据,制定辩护策略。 ·申请证人出庭、调取新证据或重新鉴定。 2.出庭辩护 ·参与庭审,对指控证据进行质证,提出无罪、罪轻或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 ·针对程序违法问题提出异议(如非法证据排除)。 3.提交辩护意见 ·向法院提交书面辩护意见,阐明法律依据及事实理由。 4.参与调解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协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四、二审及再审阶段 1.二审辩护 ·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提交新证据或法律意见。 ·参与二审庭审,继续为当事人辩护。 2.申请再审 ·对生效判决提出申诉,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五、执行阶段 1.申请减刑、假释 ·协助符合条件的罪犯申请减刑、假释。 2.申诉与控告 ·对执行中的违法行为(如超期羁押、虐待等)提出申诉或控告。 六、其他重要权利 1.保护隐私权 ·对与案件无关的隐私信息,要求司法机关保密。 2.监督司法行为 ·对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如超期羁押、程序违法等)提出监督意见。 3.提供心理支持 ·为当事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既是当事人权益的 “守护者”,也是司法公正的“监督者”。其工作贯穿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全流程,通过专业辩护、程序监督和证据审查,最大限度避免冤错案件。 当事人越早委托律师,越能有效固定有利证据、阻断程序违法,显著提升辩护效果 。 |
*注:本文刑罚分析基于福建省的司法量刑标准,其他省份未必适用。